外媒:李强访欧 明面是伙伴、竞争者 暗地是对手?

在与西方之间的对抗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将目光瞄向欧洲。中国总理李强本月18日至23日先后到访德国与法国。这是李强出任总理以来的首次出访。德国是中国总理本次欧洲行的第一站。长期以来,中德两国一直保持着友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作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市场,中国始终受到德国的珍视。然而近来,德国对中国的立场有所转变。6月14日柏林推出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为"伙伴、竞争者和对手",从而与法国之行相比,李强在德国的访问似乎充满更多挑战。

随着中国的迅猛崛起,西方打算在中国经济中受益与外交和政治差异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愈加困难。如何在"伙伴、竞争者和对手”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应是摆在西方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请“欧洲之声”社长廖天琪女士就中国总理到访欧洲的相关话题来阐述一下她的看法。

法广:首先请谈谈,您认为中国总理李强为什么将首次出访的第一站选择在德国?

廖天琪: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东盟,其次就是欧盟,而德国则是欧盟中重要的一员,在政、经、国防、气候等问题上往往发挥主导的作用。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2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2980亿欧元,跟以往相比,竟增长了21%。中国连续七年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拿法国相比,同一年中法进出口商品总值为813.3 亿美元,较前一年下降4.4%。

德法都是欧盟大国,两国元首也都在这半年多来先后访问了中国。今年4法国总统马克龙率领庞大代表团到北京访问,拿到许多大单,给法国萎靡的经济注了一剂强心针。他极力推崇习近平,要「提升法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且主张欧洲战略自主,法国不选边站队,意思是不跟美国走。

德国总理是去年11月旋风式访华,只停留了11个小时。他对习近平的态度就有许多保留,他指出愿意同中方就彼此立场不一致的问题交换意见。在俄乌危机上,习向他承诺: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

马克龙前脚走,德国的外交部长、绿党的贝尔博客也紧跟着访华,她更是立场强硬,向东道主直言不讳地指出,台海局势不容单方面以武力解决,虽然她并不主张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她还要跟人权律师余文生夫妇见面,但受到阻拦,余氏夫妇因而被刑拘。

回到您的问题上来,跟中国交往,就得「让实力说话」,德国经济和政治上都比较强势,对中国的态度虽然客气,但是不巴结软弱,而且带批评性,但是却得到中国更多的重视,李强访欧就选德国为第一站。

要提一句,东道主德国对李强很客气,磋商会议上,朔尔兹没有提「对手」一词,只称中国是伙伴和竞争者。按照惯例,两国元首会谈之后,会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记者提问。但是朔尔兹迁就李强的要求,两人分别对媒体发表谈话后,就离开现场,没有给记者任何提问的机会。此一做法,受到各方嘲笑和批评。

法广:近来,柏林对北京的立场有所变化。柏林日前推出国家安全战略,称中国为"伙伴、竞争者和对手”,您对此作何解读?

廖天琪:其实这种说法早就有了,连前任总理默克尔夫人都承认,自己在任时,对中国有点「天真」(naive)。德国前任外长马斯 Heiko Maas在2020年7月12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香港被空降「国安法」之事,就提出了这样的说法,德国外交部也以“中国是伙伴、竞争者和对手”为标题,放在官方网站上。

武汉爆发的新冠病毒席卷全球,据德国之声引述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在2020、21 这两年,有1480万人死亡。中国用铁腕封城死的人相对非常少。这个专制独裁国家对人命都可以收控自如,还有什么是它做不到的?

中共政权从邓小平八十年代初的开放政策以来,利用人口红利,利用人民对物质的饥渴欲望,利用牺牲环境、气候和「底端人口」的性命为代价,向资本主义一路狂奔,确实也在数十年的功夫创造了经济奇迹,如今已经攀升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十年前推出「一带一路」,如今也把亚非拉及欧洲全都纳入势力范围,许多贫穷国家都为此负债累累。即便较为富裕的国家,甚至中东那些靠石油发家的伊斯兰国度都要看中国脸色了。中国侵犯人权、破坏国际商贸规则、盗窃知识产权等等都是公开的事实,但是不论美国、欧盟或其他国家都绝不愿意在贸易上跟中国「脱钩」(decoupling),只是提出要「去风险」(derisking),所以找到这么一个折衷的说法,双方既是伙伴,也是竞争者,但是在价值观和政体的差异上,则是「系统性对手」了。

法广:实际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在两年前就称中国为“系统性对手”。怎样理解欧盟的立场?未来数年,中欧关系将朝向怎样的方向发展?

廖天琪:冯德莱恩四月初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同访问中国,她在中国时十分低调,主要提出欧中贸易不对等,欧洲企业在中国市场准入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和歧视,欧中贸易逆差很大。她也提出对人权问题的关切。回到欧洲两周后,她就在欧洲议会上提出了欧盟面对中国应有一致的战略,要减少对华在某些重要物资和商品上的依赖,她还强调,台湾海峡绝对不可有单方面、使用武力的改变。我相信,她在中国访问时,亲身体验到习近平的强势和中国在国际政治上的侵略性。

冯德莱恩非常明晰地说:「中国已经翻过了改革开放的一页,开始进入安全与控制的新时代」。而欧盟在面对此一情势时,需要制定出「具有欧洲特色的方法和手段」。

她所谓的有欧洲特色的对华政策是什么呢?那就不外乎上面已经提到的「不脱钩」、「去风险」这个主轴,双方即便立场和做法不同,也必须保持对话交流。这也是德国一贯所秉持的原则。

我们知道欧盟里面有几粒中国的「棋子」,匈牙利、希腊都让北京牵着鼻子走,还有波兰也是个小弟,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经济都依赖中国,而中国最善于离间和分而治之,拉几个小兄弟垫背,时不时在欧盟里否定对中国不利的决议。当然这要看欧盟这27个国家内部的状况,谁跟北京走得近,获利多,而本身问题一大堆,要靠中国的支撑,谁就会吃里扒外。

总的说来,「不脱钩」、「去风险」会是欧盟对华政策的主旋律。

法广:习近平掌权以来,大力宣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西方对抗。西方国家采取的应对手段能否抵御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崛起?

廖天琪:毛泽东1949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紧接着的土改、三反五反、反右、三面红旗就把中国人整得趴下去了。三年饥荒死了3、4千万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倒也没错。反正现在中国没有人饿死,去年习近平宣布中国已经「脱贫」,进入小康社会了。一个国家的人民仅仅丰衣足食是不够的,人非猪狗,只求喂饱肚子是最低标准,中华文化里有「不食嗟来食」的传统,它的意义就是说,人有尊严和权利。因此人民的其他权利,如人身自由、言论思想自由、集会结社、示威抗议的自由,都应当得到保障,这也都写在中国宪法里。社会的公平、正义必须由法律来保护。一党专政之下,统治者总是惊弓之鸟,深怕人民有自己的意志和看法,不能容忍任何的批评。这跟现代文明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西方国家认识到习政权对内压迫紧收,对外又极具侵略性。这样的大国是令人担忧警惕的。俄罗斯侵略蹂躏乌克兰,自由世界不能坐视,同样地,中国若武力犯台,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必然是「祖国统一」,但是台湾根本不承认独裁中国是自己的祖国。从西方众志成城支持乌克兰的态度来看,以及三番五次强调台海局势不可单方面以武力解决,我认为这对中共政权有强烈的阻吓作用。西方明确声明,他们无意干预中国崛起,但是绝对不是让「强大」的独裁中国去并吞民主的台湾。

法广:6月20日星期二,在10多个人权组织的号召下,来自各方的人权志士集聚在德国总理府前示威抗议。您也专程赶赴柏林参加了这次抗议示威。请简单地介绍一下本次示威活动的诉求和目的。

廖天琪:这次620活动我们准备得很充分,除了示威抗议,我们还向媒体发表一个声明,要求中国政府:第一,立即停止对西藏、维吾尔族、南蒙古族、香港的人权侵犯;第二,立即停止对台湾的军事威吓和骚扰;第三,释放一切政治犯、宗教犯;第四,允许联合国、国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在中国自由出行,访问藏、蒙、疆等地区,就如在德国的中国官员记者可以在此自由活动一样;第五,禁止中国在德国进行官方的宣传活动,以及派警力到德国对人权人士造成骚扰和危害。我们的声明在南德意志报上获得发表,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们还给朔尔兹总理和外长贝尔博克写信,提出类似的要求,督促政府不可为了经贸利益而牺牲人权,减少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

示威活动是由十来个不同的人权组织组成,包括香港人、藏人、维吾尔人、民运人士、台湾人的组织。有两位联邦议会的议员也前来助阵,并发表演说,他们都指责中共政权对各族裔的压迫和对台湾的文攻武吓。

跟我们唱对台戏的是大批的小粉红,全是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年纪都在30岁之下,他们身着中共大使馆颁发的红色T shirt(德国记者在现场看到装衣服的纸箱上印着大使馆的地址),高举五星旗,撑着「热烈欢迎李强总理」的横幅,站在总理府前摇旗呐喊。我们的抗议队伍却被警察限制在离总理府较远的偏旁,大约怕我们的抗议声传到李强的耳朵里。

我们的团体会向柏林警局提出书面抗议,为何让亲共团体优先,而薄待抗议团体。显然警方得到指示,不能让访客感到尴尬,直面对他谩骂叫嚣的抗议群体。


推荐阅读